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这样很容易成为全家溺爱的对象,但是溺爱是伤害,养子不易,要养还要教,更重要的是需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爸爸妈妈生怕委屈了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小心翼翼,什么事也不让小孩子自己做,什么困难都帮他挡着、铺好路,而这样长大的小孩,很多都养成了胆小的习惯和懦弱的个性。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独生子女
【脆弱的心灵】——家长在生活上迁就、溺爱孩子的同时,在智力尤其是学习方面却格外较真,一厢情愿为孩子选择大量的家教和名目繁多的兴趣班。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怜爱,常常溺爱孩子,因此也造成了孩子脆弱的心理。一旦孩子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家长动辄训斥甚至打骂,面对家长的压力,孩子就有可能做出偏激行为。溺爱是伤害
溺爱是伤害
【消沉的意志】——孩子摔倒了,妈妈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使劲怨天怨地;孩子在学校摔破了皮,有的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讨个说法”……家长的娇惯使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累,什么是挫折,斗志在慢慢消磨。稍遇到一点挫折,就不知所措,甚至意志消沉。
【自私的性格】——随着如今的家庭生活环境越来越优越,孩子养成了养尊处优、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轻而易举、顺手拈来的侥幸思想。一旦在某件事情上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很失落,做出异常的举动。
不要让孩子变成“温室花朵”,如何保护孩子心理:
【及时疏导,正确应对挫折】——当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采取“无视”态度,而应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同时还应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挫折。
亲子养子更要教
【有意设置障碍,培养抗挫能力】——任何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如果孩子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情绪紧张,束手无策。家长平时应有意识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让他获得应对挫折的适应能力。但要注意,障碍设置难度要适中,否则屡次失败,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
【改变家教观念,提升家长素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给孩子的不应只是优越的生活条件,更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自立自强,如何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孩子拥有的特长,必须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兴趣出发,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在广博的天空中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