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17 10:35 文章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网友分享 阅读数:次
孩子是独立个体,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生活中,我们很多父母总会选择要求、命令、威胁、恐吓等方式要求孩子,主要原因在于父母们有意或无意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主导和权威地位。但是我们忘了甚至是无视这样一点: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人格。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父母越是严厉对待孩子,孩子要么反抗到底,要么迫于压力去做了,但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可以让父母和孩子双赢。这种有选择的自由既让父母掌控了主导权,也不让孩子产生压迫感,他们也更愿意与父母合作,从长远来说,还可以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力。
怎么做?很简单,父母只需问孩子“你选A还是B?”就好。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宝贝,你今天是穿裙子还是T恤?”“你是想在楼下玩会儿还是在小区里散散步?”其实给出的选择,都是已经父母筛选的。若是自己不允许的,那直接告知孩子,他的那个要求不是一个选择就可以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有多个选择项的。怎么办?这时可以在前后顺序上让孩子选择。如,该睡觉了,可是孩子却逃避洗漱。妈妈不妨问孩子:“你是先洗脚还是先洗脸?”
如果孩子拒绝做出选择,那你不妨问问孩子:“你是想自己选,还是让我帮你选?”要让孩子明白,是他们自己放弃了选择权。
用游戏方式与孩子沟通最有效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如此,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在他们看来,所有事情都是游戏,甚至吃饭、睡觉也是玩。游戏还是孩子解决矛盾的主要形式,通过游戏,孩子学习、模仿甚至模拟社会生活,并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可以说,被剥夺了游戏权利的孩子是不完整的孩子,而善用游戏无异于掌握了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值得一提的是,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会认为所有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感情、能活动的,因此我们常常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会与玩偶说话,心理学上称之为泛灵心理。父母应顺应孩子的发展需求,抓住并利用孩子这个时期独特的思考方式,通过游戏的方式与孩子有效沟通。
如之前所说,沟通的本意是了解双方意图,并达成共识,父母作为话题的引导者和主导方,首要的是尊重孩子,倾听并理解孩子,因此父母一定要考虑沟通的时机、场合,还有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当时的情绪,并注意吸取过去与孩子沟通的经验……如此,良好的沟通由此产生。
![]() |
![]() |
相关搜索资料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图文排行
![]() |
来聊聊亲子教育 正面肯定+亲子互动 |
家长要妥善处理好挣钱与教子之间的关系,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要确保亲子相处的有效时间不少于3小时。 |
![]() |
家长讲堂:如何纠正孩子的偏科现象 |
知识是一个整体,各科均衡发展才能表现出一个孩子正常的学习能力。要想孩子在学海中游刃有余,每一个父母都应注意纠正孩子的偏科现象 |
![]() |
11个亲子沟通技巧 与孩子近距离接触 |
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你讲的话,孩子无法理解,那么沟通就不是有效的。 |
![]() |
如何教导孩子正确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 |
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孩子的社交圈是如何建立的,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孩子融不进去,其实是有原因的。 |
![]() |
家长知道:别太早把孩子送进幼儿园 |
由于现在的年轻家庭多数是父母双职,都要工作,那么谁来带娃?当然是越早送进幼儿园越好。老师带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