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07 14:55 文章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网友分享 阅读数:次
有个孩子到了五岁还不敢摸电话,因为在他两岁时,妈妈就说电话碰不得,它会叫,会不高兴。孩子想,既然电话会出声,那么它就应该有嘴巴、有眼睛,它能看见人,可它的嘴巴和眼睛在哪儿呢?孩子不敢问妈妈,可又搞不懂,便整日为那“看不见的嘴巴和眼睛”苦恼和提心吊胆,时间长了就产生一种恐惧。他觉得很多东西大概都有这样的看不见的嘴巴和眼睛,都会“不高兴”,他该时时刻刻地做个乖乖的好孩子才是。尽管以后父母百般向他解释,孩子还是不相信,他的心里已深深地印下了两岁时得到的印象。这已经造成了孩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障碍。
另外一些父母的方式却很巧妙,他们同样会以这种反问的方式解答孩子的问题。即便有时候他们的回答不甚理想,或是有些问题难以回答,他们也能运用最巧妙和不易伤害孩子的语言进行解答。
譬如,当一个孩子问“枣树身上为什么有刺”时,父母可以这样启发:
你看呢?能找一个最好的理由吗?
小刺猬在上面爬过。
不错,还有更好的理由吗?噢,让我也想一想。对了,你愿意把它想象成小蝴蝶睡觉时用来挂裙子的地方吗?
这些父母懂得,在孩子幼小时以童话的方式启发孩子,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知道这时的孩子的心灵纯洁如一张白纸,对外界事物有着本能的好奇,同时也最易于进行启迪和灌输,诸如美丽的词汇、可爱的形象,都能引起他们无边的遐想。
大人在启发孩子时,不一定拘泥于概念的匹配与否,能够使孩子自我启发、自由联想,就已获得了相当大的益处。而许多父母不理解这一点,总是强行灌输他们认为是正确的答案。不管孩子是不是理解,他们以为只要不加选择地让孩子背一些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就足以保证孩子今后能力超常。于是我们经常能听到某些父母兴奋地向旁人说他的孩子如今能背多少首古诗。殊不知,这并不一定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效果。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开始认字完全是出于对丰富多彩的世界的好奇,并不能理解为成人的求知欲。而智力包括了更广泛的内容,如语言、记忆、思维、想象力等,认识几个字、会背几首诗,更多的表现在记忆力上,不能完全代表智力水平的高低。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鼓励孩子背诗、认字、读书、绘画、弹琴以及讲故事,对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大有裨益,关键在于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并使他们理解。美国著名作家约翰逊曾说:“一个人看书应该以自己的兴致为主。如果他把读书当做一种作业,则无任何好处。”美国儿童教育家普拉塔·沙玛说:“如果能让孩子充分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去读书,他们就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负担了。”
孩子们只要有机会,总会变着法去分享父母的兴趣。不管大人做的事情多么庄严,在孩子眼里都跟游戏差不多,他们也会细心模仿。当大入鼓励这些“小大人”的工作方式时,就会激发他们投入更大的热情。我们看见许多被人称为“天才”的小画家、小诗人、小音乐家,都是在一些偶然的机会下造就出来的。当然很多大人是在有意识地去挖掘和培养他们天才的苗头,正如他们不厌其烦地与孩子对话一样。
![]() |
![]() |
相关搜索资料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图文排行
![]() |
11个亲子沟通技巧 与孩子近距离接触 |
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你讲的话,孩子无法理解,那么沟通就不是有效的。 |
![]() |
来聊聊亲子教育 正面肯定+亲子互动 |
家长要妥善处理好挣钱与教子之间的关系,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要确保亲子相处的有效时间不少于3小时。 |
![]() |
家长知道:别太早把孩子送进幼儿园 |
由于现在的年轻家庭多数是父母双职,都要工作,那么谁来带娃?当然是越早送进幼儿园越好。老师带多好! |
![]() |
如何教导孩子正确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 |
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孩子的社交圈是如何建立的,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孩子融不进去,其实是有原因的。 |
![]() |
家长讲堂:如何纠正孩子的偏科现象 |
知识是一个整体,各科均衡发展才能表现出一个孩子正常的学习能力。要想孩子在学海中游刃有余,每一个父母都应注意纠正孩子的偏科现象 |